时间:2022-09-21 03:58:07 | 浏览:482
1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枣庄市市中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市中区档案馆报告厅隆重开幕。市中区委书记宋磊代表中共枣庄市市中区第九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齐鲁壹点为您带来报告关键词解读。
回眸
》变化看发展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等指标位居枣庄市首位。
·中建材、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国兽药谷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落户市中。
·枣庄市唯一拥有2家A股上市公司的区(市)。
·枣庄市唯一省级县域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
· “一网通办”水平不断提升,“最多跑一次”比率达100%。
·成功创建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
·启迪之星(枣庄)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
·枣庄市人民医院等城市西进项目进展顺利。
·全市率先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建成开放。
·十电运煤专线旧线停运、惠民铁路新线运营。
·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成果丰硕。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部建成投用,成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县(市、区)。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非遗+扶贫”经验做法被文旅部发文推广。
·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
·打造“周六剧场”文化品牌,被评为第三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
·全省率先建立智慧防汛防火应急指挥系统。
》数字看成绩
·预计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80亿元,年均增长5.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9亿元,年均增长16.5%,税收占比达到78.3%。
·纳税过千万元、过百万元企业分别达到52家、263家,限上服务业和批零住餐企业发展到201家,比2016年增加98家。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四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1亿元。
·结合“亩均效益”评价,枣庄经济开发区清理置换“僵尸企业”38家,盘活土地2500余亩。
·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4家,成为全市唯一拥有2家A股上市公司的区(市)。
·设立5亿元中汇股权投资基金等6支基金,金融机构发展到70家。
·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分别达到49家、36家,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2人。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06个、完成投资169.5亿元。
·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8%。
·实施棚改项目12个,完成“三供一业”和老旧小区改造352个。
·打造口袋公园、城市绿地50处,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2条。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59家、73家、23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63个。
·城镇新增就业4.5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78所。
·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53天。
展望
》蓝图
·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塑成优势,符合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和市“6+3”现代产业体系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四新”经济占比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显著提高。
·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公共服务优质高效,教育质量进入全市前列,医疗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养老服务硬件达到一流品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生活更安心、更顺心、更舒心。
·城乡一体日趋紧密,“双十镇”建设取得突破,“五大振兴”齐头并进,力争省、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实现全覆盖。
·城市西进步伐加快,现代新区强势崛起。老城更新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平安建设有力有效。
·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盯住中建材、正凯等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产业“头部企业”,招引落地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巩固提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出口份额,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大力实施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推进“多证合一”“一次办好”,切实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
·以正凯新材料为引领,打造智能化工厂示范样板。
·破解资金、土地等各类瓶颈制约,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五年内实施100个过亿元工业重点项目。
·集中力量打造龙头、链主,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和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军企业。
·培育形成一批瞪羚企业、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
·开展企业上市三年梯队培育计划和“链主”企业上市培育计划。
·聚力攻坚园区发展,动开发区回归本源。
·狠抓城市提质,探索市中更新升级新路径。
·坚持城乡一体、全域统筹,促进城市集约发展。
·持续推进城市西进,突出永安片区的节点支撑作用。
·谋划高铁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
·实施老城更新,快智慧城市建设。
·繁荣城市经济,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
·打造国内二手车产业聚集区。
·争创全国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
·做强商贸物流,努力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新高地。
·狠抓乡村振兴,打造市中城乡融合新样板。
·狠抓民生保障,培育市中惠民服务新品牌。
·树立鲜明导向,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深化正风反腐,持续优化政治生态。
·转变工作作风,大力营造干事氛围。
》目标
·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人均GDP增长33.8%。
·城市人口达到48.8万人,成为鲁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00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级环保水处理剂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级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
·新增“小升规”企业120家,完成企业股改10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
·力争枣庄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进入全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30强。
·盘活市南工业区资产资源,推动水处理剂产业园、税郭纺织工业园、孟庄民营科技园、齐村新型建材产业园4个“区外园”优化布局规划。
·三年内全区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村基本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收入过100万元的村达到20%以上。
·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姚冲 整理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 日前,笔者在玉州区南江街道广恩村看到,经过改造的白泥湾片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与附近的网红景点“小漓江”交相辉映。白泥湾片区改造建设快速推进得益于广恩村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在理事会的宣传发动下,村民一致同意将旧房古屋
8月24日,记者从钟山区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钟山区紧紧围绕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大力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旅游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凭借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钟山区
内江市市中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 告(第12号)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巩固我区疫情防控稳定趋好态势,按照“严防输入、严阵以待”的防控策略,现将来华(归国)进入内江市市中区及滞留湖北返区人员疫情防控管理有关事项通告如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琚景铭9月2日上午,安阳市政协“发挥政协提案优势,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文峰区召开。安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弘出席并讲话,文峰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寿继权致辞。李志弘对文峰区政协提案工作给予
红旗区法治宣传现场红旗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韩珍珍 李孟珊 文 新乡市红旗区政府供图红旗之红,在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清新的时代风尚,新乡红旗人民谦和善良、诚实厚道的优良传统,使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欣欣向荣的生机和宾至如归的
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此次全国共有7个转型成效突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濮阳是我省唯一入选城市。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濮阳市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实习生 马景阁 通讯员 马媛)今年以来,驻马店市驿城区精准把握创建“五星”支部工作的实质与内涵,以“三个三”为抓手,切实把创建工作做实、做细,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坚持“三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
人民网-安徽频道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本报记者宋国强通讯员李景辉日前,南和区委书记李胜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和区将紧紧围绕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一三五十”发展总体思路,以“六重”工作为抓手,以“保五争三拼第一”为要求,立足“和善之区、宠业之都”城市定位,
现代经济体系下,征信被誉为“经济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办理和使用信用卡、贷款申请,企业融资都离不开征信。数字经济时代,征信服务的重要性更是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我们对征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增加征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