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文化路街道投入1000余万元提升老旧小区环境

时间:2022-09-21 03:26:52 | 浏览:395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钟雯 枣庄报道9月15日,枣庄市市中区举行“喜迎二十大,满意文化路”新闻发布会,市中区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利,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宋波,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刘青青,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钟雯 枣庄报道

9月15日,枣庄市市中区举行“喜迎二十大,满意文化路”新闻发布会,市中区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利,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宋波,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刘青青,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今年以来,文化路街道从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倾力打造精准保障、和谐自治、幸福颐养、暖心服务四个标杆风景线,助力开放活力美丽的满意文化路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会上,郑利介绍了文化路街道满意度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打造宜居环境,展示文明城市形象。街道下辖的170个小区中,老旧小区占比79.4%,街道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老旧小区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完成外墙粉刷42万余平,内墙粉刷21万余平,补植绿化树木700余棵,硬化路面3万余平,拆除违建141处,施划停车位1900余处,更换加装破损、褪色公益广告2350块,清理杂物3400余车,新增(维护)消防设施80余处,加装充电桩322处。农贸市场大改造。对“空中飞线”集中整治,对沿街违建进行拆除,对不规范的门头牌匾进行规范整治,对破损路面进行修缮。截止目前,街道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对龙头市场、朝阳、建华和立新便民点进行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再提升。2022年对文化四村、华山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楼房143栋,惠及居民3721户,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强化社会治安,促进辖区和谐稳定。加强主城巡逻防控,坚持群防群治,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上半年成功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宗,调解成功率达100%。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九小场所900余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12处,检查企业17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6处。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增进群众健康福祉。成立了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综合质量控制小组,免费为辖区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今年已完成辖区3200余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任务。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07人,规范管理288人,规范管理率9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稳定率达30%以上。

丰富文体生活,涵养文明城市品质。激活文化阵地,壮大服务力量。目前,全街道有36支文体志愿服务队,各类文化志愿者达300余人。截至目前,共计组织“猜灯谜闹元宵”、 “三八”妇女节文艺大汇演、非遗项目培训、全民阅读、社区运动会等文体活动30余次。办好基础教育,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目前,已有2家幼儿园办学许可证办理合格,其余正在积极整改办理中。加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困境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帮扶,常态化开展帮扶工作,督促辖区10个保教点和新建幼儿园的幼儿信息全部上报。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今年以来,街道开展教育安全和“双减”政策培训10余次,对于无证无照违规办学机构进行全面清查。清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89家,清除违规校外培训机构门头广告69处。

抓实社会帮扶,兜牢民生发展底线。聚焦民生福祉,加强社会保障和重点人群关爱服务体系,做实为民服务,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近期有感受,远期有期盼。聚焦社会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金2.6万元,累计救助18人。聚焦走访慰问。双节期间,街道购买各类物资4.1万余元,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108人、走访困难群众200余户。聚焦特殊群体。今年以来共办理残疾证61人,发放各类辅助器具和无障碍改造共计62件次。聚焦就业扶持。截至目前,共完成新增就业612人,完成就业总任务的66%。累计摸排登记150人,给予就业帮扶,实行动态跟踪,目前累计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59.9万元,发放社保补贴32.6万元。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70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人,发放贷款金额30万元。完成城乡公益岗招聘安置共105人,由第三方统一管理,在光明北社区打造“文益惠民”公益岗之家1处。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答问

1、请介绍一下文化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些做法?

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郑利:文化路街道遵循“党建引领、街道主导、社区抓总、业主共议、多方联动、市场运作”工作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推动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温馨家园”社区基层治理拓面提质。

我们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红色物业”工作领导小组,在12个社区分别成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因区施策,分类管理,对于条件成熟的小区,采用招标方式聘用专业物业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对规模较小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后,由居委会牵头,动员业主自治,通过街道补贴收费不足,助推物业服务的启动;对收费困难的弃管小区,依托街道真诚物业公司,以各社区项目部为实施主体,提供以“两保一护”为主的基础性物业服务,推进老旧小区按照“无物业-自助物业-专业物业-‘红色物业’”的方向递进转化。

2、请问,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大导向的形势下,文化路街道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满意度有机结合?

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宋波:今年以来,街道围绕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目标,主动作为、科学谋划、靠前服务,创新“五色工作法”,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经济社会大发展、企业群众大满意。

一是党建引领,绘制干事担当“中国红”。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辖区内大润发、吉品一条街、八大批发市场等商圈资源优势,着重打造“吉品商圈”党建品牌。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深化“1个商圈党委+5个企业党支部+N种协同力量”的三级组织架构。推动融合发展,依托企业商会,由商圈综合党委牵头,组织街道税务、民政、人社等多家部门,定期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帮办代办等上门服务。

二是要素赋能,绘制蓬勃向上“活力橙”。一是金融赋能。街道与农商银行市中支行共建“银商”合作平台,推进“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6月份授信以来,已为辖区1家小微企业和5家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约600万元。二是数字赋能。街道党工委联合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在新昌市场举办“八大专场”电商直播培训,特邀阿里巴巴电商讲堂金牌讲师、巨量学主播认证讲师为学员授课,同时带领学员到直播间现场观摩。

三是贴心服务,绘制亲商暖企“暖心黄”。一是完善体制。为主动靠上服务,街道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专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十条”,向社会发布《文化路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二是开展“双联双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建立联系点制度。印制发放“服务公开联系卡”500余份,做到每个人都有联系点,每人都有服务对象。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双联双服务”台账,明确帮扶内容及措施、效果、期限、回访时间等,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件件有效果。三是建立急难险重快速响应机制。疫情期间迅速反应,对位于开发区的企业提供上门检测服务,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累计检测6216人次;主动协调工信、交通、商务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行证办理服务,为重点企业办理通行证48张,有效打通运输“堵点”。

四是简政放权,绘制高效便捷“畅通绿”。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切实使群众办事更便利。实行“AB岗”服务“零缺位”,稳步推进“不断档”“不打烊”工作,午间在帮办代办台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服务,有效解决了上班人群“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扰。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发挥帮办代办在提高服务企业满意度中的作用。今年以来,街道、社区两级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53件,实现零投诉。

五是加强监管,绘制舒朗整洁“干净白”。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创城标准加大市场的整治力度,多措并举,改善辖区市场营商环境面貌。对改造区域乱搭乱建下达拆除通知,督促商户及时拆除,对沿街商铺提档升级,统一标准进行立面包装改造。依托执法中队现有执法人员和公益岗位人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持全天无断岗。每天不定时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占道经营、店外乱摆乱放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暂扣屡教不改商户经营物品,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

3、:今年文化路街道市场改造提升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龙头市场做了哪些工作吗?

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刘青青:龙头市场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市中区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之一,它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更是一扇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文化路街道对龙头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工程,“颜值”和“内在”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是借力执法,拆除违建。组织街道、社区、行政执法三方联动对龙门路与少年宫沿街违建进行拆除。拆除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与违建当事人反复沟通,向其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并取得违建当事人理解,随后予以拆除。整个拆除过程井然有序,当事人支持配合,共计拆除违建52处;对商户自己搭设的门头牌匾进行规范整治,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

二是飞线整治,弱电下地。街道按照“优化配置,规范有序,整洁美观”的原则,对龙头市场内电力、通讯、宽带数据等各类空中架设及附着在摊位旁的凌乱、垂落线缆,废弃线杆,老旧表箱等,通过地下管网重新布线,实现了线缆入地,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市场整体美观程度。

三是路面改造,便民利民。街道因地制宜,采取分侧、分段、错峰作业的施工作业方法,争分夺秒,连夜对龙头市场内破损路面进行修缮,摊铺沥青,加固硬化,有效改善市场内道路路面情况。据统计,龙头市场路面改造升级共摊铺沥青路面8000余平方米,为周边居民采购出行提供了便利。

四是营造氛围,全民参与。目前,街道在龙头市场已累计更换、加装22处公益广告,3处景观画,1处景观小品,多形式、多样化地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诚信经营等主题宣传,提升了龙头市场整体的创城品味,营造了全民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

通过对龙头市场的改造提升工程,龙头市场一改往日的“脏乱差”,华丽变身“亮洁美”。下一步,文化路街道将继续巩固提升龙头市场的创建成果,切实改善广大居民的的购物体验,使老百姓的“菜篮子”实实在在地拎出幸福感。

相关资讯

守护学生安全!惠城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惠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公安局、区教育局、区烟草专卖局等相关部门对惠城区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校外托管机构治理等突出问题,全力守护惠城区师生秋季开学食品安全和校园安全。根据

马龙着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本报讯“一网办”“零跑腿”“零费用”,看不见投标人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多场景在线监管……这些都是马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常态化举措。近年来,马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力打造流程更简、效率更高、服务更优、成本更低的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打出“

保山施甸何元乡获批云南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

近日,经省自然资源厅推荐,由保山市施甸县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联合申报,施甸县何元乡顺利通过中国地质学会评审,获批全国第二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乡。这是我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其成功申报对示范引领全省推进地质文化乡(镇)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海

边游边学 | 品蜀道文化,赏秀丽广元

剑门蜀道·女皇故里这里是广元它历史悠久,风光无限它生动鲜活,滋味丰富值得你慢下来,走进去仔细感受它的风采今天4条广元研学亲子游线路上线啦快来广元,用研学的方式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展现美吧漫步千年蜀道亲子游剑门关-昭化古城-曾家山这条研学线

婺城区65个老旧小区改造后迎“蝶变”,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什么是幸福?是加班回家后的一碗热汤,是不经意的回眸看到和善的微笑,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与温馨……一千个人对幸福就有一千种解读。而对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幸福是什么?是楼道干净亮堂了,是楼前多了一处小花园,是无论时代多久远,总有人惦记着、付出

商丘市睢阳区:让老旧小区“面子”好看、“里子”好用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海峰 陈萌萌 通讯员 侯博 沈志远 姜灿商丘市睢阳区委书记栗朝举深入了解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情况,现场研究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办法。“泥泞不堪的道路变得干净平坦,乱扯的飞线捆绑有序,还增加了小广场和健身器材,很

2022菏泽日报社读者节暨惠民消费文化展开幕!

10月4日,2022菏泽日报社读者节暨惠民消费文化展在菏泽大剧院举行。放大几十倍的巨型报纸,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各种品牌的汽车、食品酒水、房产建材等特色展区……在全面展示我市十年来发展成就的同时,给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盛宴和贴心服务。在读者

张家口市桥东区惠民场所建设搭上老旧小区改造“顺风车”

河北新闻网讯(岑屹、张丽利)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一老一小”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小区改造腾退的锅炉房、门房等闲置房产建设小学生一站式托管中心(“小饭桌”)、日间照料服务站

中国古典文化-玩物-文玩葫芦

文玩葫芦又叫手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会变得十分润滑光亮,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同时也能按摩手上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葫芦谐音福禄,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

快速恢复视力--如何在现代电子环境下保持清晰视力

快速恢复视力--如何在现代电子环境下保持清晰视力前言: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光线充足,及时远眺休息。饮食多注意补充维生素,看书阅读姿势正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使用电子智能产品虽说是容易令人着迷,但对于我们来说,眼睛和视力才是根本,没有好视力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今日邯郸奢侈品二手回收网易经风水大师网特斯拉美股行情南宁新闻资讯网常德新闻头条网荆门新闻资讯网元宇宙资讯网宠物商机网睡眠健康知识网天天基金行情网周公解梦官网保龄球初学网今日铜陵大健康项目网北方稀土A股装修装潢资讯网无人机航拍网紫沙壶官网今日太原株洲新闻头条网台湾卤肉饭加盟官网免费素材网宝宝起名字姿佳女性健康官网斯洛伐克旅游网鹤壁新闻头条网红蜻蜓A股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孝感新闻头条网
今日济南-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济南成功举办过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济南的旅游文化突出“泉城”特色,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济南市通过“保泉”计划,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今日济南 linbab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