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4:04 | 浏览:83
山东省图书馆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山东提学使、湖南湘潭人罗正钧主持兴建,位于济南大明湖南岸之旧贡院隙地。该馆是一组亭台楼阁、短桥长廊、花径竹篱的园林式建筑,背湖面山,颇饶形胜,含有公园性质,借以怡悦读者心神。其大门朝东,为一中西合璧风格的高大门楼。建成后,罗正钧请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琦题写“山东图书馆”馆名,自己则将其命名为“遐园”,并以篆体手书二字,刻制石匾,嵌于门楣。
民国时期遐园门楼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进攻济南,遐园内初期建筑俱毁于战火。山东省图书馆仅存1935年于遐园以西新建的藏书楼“奎虚书藏”。
1959年,遐园划归大明湖公园,成为园中园,罗正钧题写的石匾幸存,安放于遐园正门北侧地面至今。睹物思往,抚之欷歔。
尽管遐园已不复鼎盛时期的容颜,其作为今日济南屈指可数的百年园林,仍为市民所熟知,但是因何名之“遐园”,却很少有人详考。报刊书籍中的介绍文字有的提到“遐”字出自《诗经·小雅·白驹》篇,往往仅此而已,不再细说;个别想细说的,却因说得不对,反成了“戏说”。
罗正钧书“遐园”石匾 苏健摄
“遐园”一名其来有自,文韵悠长,今天的济南人,切莫浅尝辄止,不得真味。“遐园”一名的由来,最早最权威的记载有二:
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十三日(1910·1·23)《山东官报》第32期载《山东图书馆章程》之第二章第一段:“本馆地址在大明湖西南隅,东西长二十八丈,南北长三十丈,为从前贡院官地七分之一,墙垣一仍其旧,取白驹思贤之意,榜曰遐园,以别于旧称。”
1933年8月,著名学者、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堂撰写,署“山东省立图书馆编印”的《山东省立图书馆概况》云:图书馆“面东为门,门颜表曰遐园,地故试院,取白驹空谷诗意”。
“白驹思贤”、“白驹空谷”出自《诗经·小雅·白驹》篇,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迻录于下,括号内为著名学者程俊英的译文(《诗经译注》347-3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小白马),
食我场苗(请来吃我园中苗)。
絷之维之(绊住它脚拴住它),
以永今朝(让那光阴慢些跑)。
所谓伊人(想起我那好朋友),
于焉逍遥(你在何处独逍遥)?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小白马),
食我场藿(来我园中吃豆叶)。
絷之维之(绊住它脚拴住它),
以永今夕(留下你再过一夜)。
所谓伊人(想起我那好朋友),
于焉嘉客(谁家做客主宾谐)?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小白马),
贲然来思(快把车儿往回拉)。
尔公尔侯(你是公爷你是侯)?
逸豫无期(日夜优游不回家)。
慎尔优游(安闲游乐莫过分),
勉尔遁思(切勿避世图闲暇)!
皎皎白驹(浑身皎洁小白马),
在彼空谷(在那山谷自在跑)。
生刍一束(青草一捆作饲料),
其人如玉(等待如玉友人到)。
毋金玉尔音(别后音书莫吝啬),
而有遐心(心存疏远非知交)。
最后两句按此释义如果直译,可作“请不要金玉般地珍惜你的音讯,而生有疏远我的心”。
今日遐园正门 苏健摄
西汉初年,《毛诗》曰:“白驹,大夫刺宣王也。”“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唐代孔颖达等《毛诗正义》曰:“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矣。”
自汉魏起,“白驹”便当作贤人隐士之象征。如西汉崔箓《慰志赋》:“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东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晋代曹摅《赠王弘远(之一)》诗:“将乘白驹,归于空谷。隐士良苦,乐哉势族。”唐代李白《送杨少府赴选》诗:“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民国时期遐园的湖天一角楼
后来“白驹空谷”常常四字连用,衍化为定型的成语。其释义虽然仍可以沿袭以往对《白驹》诗意的理解,比喻贤能之人在野未出仕。如南宋程公许《岷峨叹》诗:“白驹空谷长逍遥,可能絷之永今朝。”元代刘因《风中柳·饮山亭留宿》词:“我本渔樵,不是白驹空谷。”然而也可以比喻贤能之人出仕而谷空。据笔者所见,这种与成语出处原始意义相反的用法更早,始见于南朝,下举四例:
南朝宋代谢庄《为朝臣与雍州刺史袁顗书》:“吾等并过荷曲慈,俱叨非服,纡金拖玉,改观蓬门,入奉舜禹之渥,出见羲唐之化,雍容揄扬,信白驹空谷之时也。”
南朝齐代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白驹空谷,振鹭在庭。”唐代李周翰注:“白驹,贤者所乘。空谷,言贤人出仕而谷空也。”
南朝梁代徐勉《报伏挺书》:“今逖听傍求,兴怀寤宿,白驹空谷,幽人引领,贫贱为耻,鸟兽难群。故当捐此薜萝,出从鹓鹭,无乖隐显,不亦休哉。”
南朝梁代庾肩吾《为南康王让丹阳尹表》:“方今振鹭盈庭,白驹空谷,惟帝念功,惟明克允。”
“白驹空谷”,虽然“空谷”两解,但“白驹” 指贤能之人则无歧义。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拔取士子的场所,是为国求贤的地方,所以罗正钧从《白驹》中拈出一“遐”字代表《白驹》,《白驹》寓意“求贤”,“求贤”意指贡院。遐园之命名,由贡院而生发,与图书馆的意义功能、建筑风格并无关联。而后人往往想当然认为,既然图书馆又称遐园,后者必蕴含某种对前者的解说,于是便在“遐园”的释义上“离经(诗经)”“出院(贡院)”,仿佛进入别家境界。
清代济南贡院
比如,遐园“因取《诗经·小雅》中‘皎皎白驹,在彼深谷’诗意而命名,其意是指在有限之范围内,通过景物的巧妙布局,构成深邃、幽静的意境,令人思路开阔,驰骋想象之中”。(任宝祯《遐园与山东省图书馆》,2005年8月3日济南时报)
再比如,遐园“取‘白驹思贤’之意,希望这里能兴学造士,万古长存”。(骆伟《论王献唐先生对我国图书馆学的贡献》,《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5期)
如果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解释“遐园”的命名,是否可以这样说:山东省图书馆创办之初是一组园林式建筑,因建于原科考取士的贡院旧址,主持人罗正钧取《诗经·小雅·白驹》篇“思贤”诗意,从该篇中择一“遐”字命名。
最近遐园已被围挡,正在实施整修工程。期盼责任方发掘与传承济南文脉,恢复与增添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园林景观,使济南这一珍稀的历史名园能重现风雅,再焕容光。
作者:周长风
来源:爱济南
山东省图书馆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山东提学使、湖南湘潭人罗正钧主持兴建,位于济南大明湖南岸之旧贡院隙地。该馆是一组亭台楼阁、短桥长廊、花径竹篱的园林式建筑,背湖面山,颇饶形胜,含有公园性质,借以怡悦读者心神。其大门朝东,为一中西合璧风
独有的泉城风韵!湖畔百花齐放,一轮圆月从大明湖畔升起
重播
重播
八月,与蛙声蝉声一起到来的,是“花之女王”——王莲那翠绿摇曳的“裙摆”与变幻娇艳的“笑靥”。 好景山东|惊艳四方!济南大明湖畔王莲盛开,洁白无瑕优雅动人8月9日,情报员“阳光霞客”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组大明湖内王莲盛开的
济南大明湖畔的柿子熟了,不少鸟儿前来觅食。好景山东|大快朵颐!济南大明湖畔的柿子熟了,八哥登枝觅食忙11月10日,情报员“钟福生”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组八哥登枝觅食忙的照片,在济南大明湖畔,八哥登上枝头,享受着柿子的美味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这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一句热词。殊不知,在泉城济南,真的存在一处以“荷花”命名的市场监管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荷花路所)。该所位于“齐烟九点”第一峰的华山脚下,春秋时期四大著
文/司马南(1)假如普京上台之后,没有从那些金融寡头资源寡头的手里边将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控制权收归国家,今天的战争能够继续下去吗?(2)30年前苏联亡党亡国了,今天的俄罗斯已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已经发声了彻底的变化,尚且对重要资源
鹊桥烟雨压星河偶遇君王芳心多明知此情空遗恨大明湖畔夏雨荷
#大湾区寻宝#千娇百媚荷花影,满池翡翠陪衬景。微风拂面香满园,大明湖畔最美景。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被后世并称为“二安”。他们是从济南走出的著名词人,是中华文化两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济南文化长卷中极其耀眼的一笔。单一句“二安都是济南的”,就给了济南人无限的文化自信和城市自豪感。“二安”这个文化符号,也以诗
摄影:王啸在熙熙攘攘的芙蓉街巷中,有这样一座建筑,历经战火坍塌,明朝初年重建,历经千年文化传承积累,形成一座规模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它就是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的府学文庙。摄影:王啸府学文庙是古代济南府的文化教育中心。它是官方祭祀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的夏天,是荷花的主场这个夏天你去大明湖畔赏荷花了吗!漫步大明湖畔,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高低错落的翠绿荷叶与恣意绽放的荷花。摄影:陈泽震
#走进博物馆#花红柳绿春日景,荷花魅力多情影。烟雨朦胧南国梦,大明湖畔欲滴红。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春分时节,大明湖畔的铁公祠附近,满园的海棠树已呈现出花满枝头景象,翠绿的枝叶以及一簇簇粉色的花朵随着枝条垂下,形成一处处海棠花廊,吸引不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海棠花娇美、枝轻柔、叶繁茂,素有花贵妃“国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