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掐指一算~ 再过2天,我们即将见证一场大型的「亲子分离现场」!内心狂喜的家长vs悲从中来的人类幼崽是的,你没猜错!终于!终于要开学了!经历了一整个超长的假期,孩子们即将重返校园生活,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们一方面深感终于把带娃艰巨任务移交给学...
掐指一算~ 再过2天,我们即将见证一场大型的「亲子分离现场」!
内心狂喜的家长vs悲从中来的人类幼崽
是的,你没猜错!终于!终于要开学了!
经历了一整个超长的假期,孩子们即将重返校园生活,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们一方面深感终于把带娃艰巨任务移交给学校而兴奋,一方面又替好久没上幼儿园的孩子捏一把汗!
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社交小江湖”,比起自理、自律等自我行为规范,社交问题才是几乎所有父母最为头疼的~
开学在即,孩子即将面对的“2种社交潜规则”,爸爸妈妈必看!
1
害怕被拒绝的社交疼痛
在家里习惯被“顺”着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后,“待遇”降到冰点,经常碰到的社交困境就是「被拒绝」。
想加入社交小团体一起玩被拒绝;
想和别人做好朋友被拒绝;
想玩小朋友手上的玩具被拒绝......
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幼儿园生活里,这些看不见的“拒绝疼痛”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社交冲击。
某社交平台上,就有位妈妈为了测试孩子,“偷拍”了被拒绝时3岁女儿的反应。
因为孩子每次看到商场免费送气球时,都会露出想要又不敢说的小心思,有一次妈妈提议和孩子玩个模拟要气球的游戏。
妈妈假装成商场阿姨,女儿问:“阿姨,可以给我个气球吗?”
妈妈故意说道:“抱歉小朋友,这个已经有人要了,不能给你!”
被拒绝的小女孩没想到得到的是拒绝,羞红了脸,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的尴尬失措。
可想而知,在幼儿园里,当孩子被拒绝时会有多么的窘迫和受伤。
听过一个说法,在社交中被拒绝而产生的心理冲击,又被称为“社会疼痛”。这种痛虽不会留下伤口,却也和身上的伤口一般,让人感到疼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娃上了幼儿园后出现厌学、妈妈鼓励多和小伙伴玩时,孩子会很抵触的原因。
经受不住“被拒绝的痛感”的孩子,为了防止自己再次受伤,可能会封闭起自己的社交兴趣,变得很独,也不敢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
长期下去——孩子不止心理上会出现孤僻特征,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适应社交环境,变得社恐、焦虑。
有些孩子回家后不会和爸爸妈妈说出幼儿园发生的事儿,父母一定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如果发现每次放学回家后孩子都出现易怒、崩溃爱哭时,就要想办法和孩子好好聊聊今天发生了什么。
认同孩子情绪的同时,确认了孩子是因为此类问题引起的社交困扰,再继续下面的引导。
建议和孩子这样说!
教会娃多问为什么:
“下次如果有小朋友拒绝你,你可以先问问他为什么不给我玩呀?”
▼
解析:指引孩子寻找外部原因,小孩子的社交还是相对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下,拒绝困境无形中就被打破,孩子们一互动说不定就玩到一起了。
不过嘛,很多娃在这一步就被难住了,不好意思也不敢问对方拒绝自己的原因,针对这类孩子,可以这样说!
教会TA像外归因:
“别的小朋友拒绝你,不要和你一起玩,不是你的错!”
帮孩子分析细节:
“你想如果你正在玩玩具时,别的小朋友找你要玩具,你是不是也会因为还没玩好而拒绝别人呢?
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你想玩别人也想玩,对不对?并不是因为不喜欢你而拒绝你的!”
▼
解析:避免孩子从自身找不足,陷入自我困扰,帮孩子分析的过程里,实际是帮孩子从自我归因中走出来,更具体、客观的原因不至于让孩子失去社交的勇气。
2
社交威胁下的卑微娃
我的小侄子是去年刚入园的小朋友,比较内向听话,过年聊天时,表姐说了孩子在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件事儿,让人心疼又担忧。
那段时间每次放学表姐接小侄子的时候,孩子都没带帽子,每次问小侄子的回答都是放在学校柜子里了。有一天表姐接孩子时发现同班小朋友带着小侄子的帽子。
回家后,表姐很生气地问孩子原因才得知,同学看上小侄子的好看小帽子,就找上小侄子:“你不给你的帽子,我以后都不跟你玩了!”而且还鼓动别的小朋友也不许和小侄子玩。
渴望社交的小侄子只能乖乖交出自己的东西,换取一起玩的“入场资格”!
很不敢想象对吧?才三四岁的小孩,会出现如此“社会”的行为,小孩子之间存在的社交威胁,常常会被我们看成是孩子间的正常打闹,但其中的影响,是会让孩子在社交关系中变得卑微、讨好!
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论”中提到:2-6岁是儿童的人际关系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处寻找相同兴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渴望跟小朋友一起玩,喜欢认识新朋友,不断重复这种交往过程,同时也会把和小朋友一起玩当成自我需求发展的一部分,从社交中,孩子会不断找到社交归属感和他人认同感。
虽然,小孩子之间的这种“威胁”可能并不是纯粹的恶意,但是被遭遇的孩子也不能为了可以一起玩就被动接受这种无理要求!
小孩子不懂明辨是非,不会分辨友谊的优劣,他们只知道,妥协对方就能一起玩了,长久下去,孩子会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下越来越软弱,变成任人欺负的卑微者、愿意牺牲自己、不懂拒绝的讨好者。
当发现孩子回家后,身上的物品缺东少西、情绪表现失落、刻意回避大人眼神或者撒谎时,要当心孩子是否是遭遇了“社交威胁”,遇到这样的情况,做父母的先别训斥孩子或者直接暴怒找对方家长,先理清孩子的困扰很重要。
建议和孩子这样说!
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朋友是否值得交:
“宝贝,交朋友是不是一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呢?
如果你的好朋友天天找你要东西,今天是你的铅笔、明天就可能是鞋子,后天是要和你换妈妈,每天都拿走你喜欢的东西的朋友,你真的会开心吗?”
▼
解析:利用联想法让孩子想象一味被索取的感受,唤起孩子自我感受的主导性。
换位假设法提示孩子怎么做:
“如果妈妈是你的话,我不会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也不会想和霸道无理的人做好朋友。”
▼
解析:给孩子一种解题思路,并让孩子理解,交朋友的决定权在自己,永远要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要只关注对方需求,忽略自己!
教孩子如何拒绝:
“这是我的东西不能给你,你不和我玩就不玩!”
▼
解析:无论何时,“硬气”都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社交武器”,对于不合理的诉求果断拒绝,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才能远离委屈求全。
告诉孩子交朋友的原则:
“好朋友就是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舒服、很自由,你不需要强求、也不必要硬凑,两个人都开心的相处才是好朋友!”
▼
解析:孩子的小社交里没有“门槛”,尽早给孩子建立良性的社交原则,让孩子懂得相互尊重、志趣相投、不威胁不委屈的交友模式才是健康的、正确的。
性格使然,很多孩子不可能通过家长的一次引导就完全开窍,毕竟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有难度的,所以家长在必要时候,可以介入解决。
不建议直接找对方家长,容易激发矛盾或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有问题也理应优先找到老师沟通:
◆ 老师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会把事情更详细、更全面地说明清楚;
◆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或者倾向于自身感受,说出的话可能并不是全部事实;
◆ 老师的第三方的身份,跟双方家长去谈,让问题的解决更理性,更圆满。
小孩子的社交关系看似简单,但每个小困扰的背后都会渗透到孩子的情绪、行为和思想。
透过问题替孩子找到解题思路,才能让孩子再遇到社交难题时,有能力、有勇气去抵抗“潜规则”的侵蚀!